(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图说:活动现场采访对象供图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三年级的胡诗诗和郑智塔是一对好闺蜜,也是彼此学诗路上最好的伙伴。她俩将《小学生古诗文专辑》中的每一篇诗文都朗诵录制成音频、视频,上传至喜马拉雅等平台,帮助自己巩固知识之余,也吸引了更多同龄的小伙伴加入到学诗的队伍中。本周末,第七届上海小学生古诗文大会五年级组“桂冠少年”在上海图书馆举行总决选,她们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站上了决选舞台。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围绕“红”字,台下小观众和10名本届五年级“桂冠少年”一起飞花令,场面热热闹闹。“我尝试写格律诗的时候,就和你们一般大,但你们比我厉害!”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书记分享了自己儿时的故事,并为孩子们点赞,“古诗文大会已经举办了21年,依然方兴未艾,真了不起!”他表示,诗词与文明的进步、民族的复兴紧密相连,相信古诗文大会在上海百万中小学生心中播种下的古诗文种子将来一定能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传统文化对上海中小学生有多强的吸引力?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从2002年上海举办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算起,这项深受广大青少年欢迎的传统文化活动,已经举办了21年,累计有超过300万学生参与;2016年举办至今的小学生古诗文大会,也已经有超过100万名小学生参与。去年,伙伴们不能线下相见,小学生古诗文大会云擂台活动以线上赛形式发布招募令,吸引了2000多名学生的热情参与,其中还包括北京、天津、广州等一些外省市学生。今年,全市有超10万名三到五年级的小学生参加了2022年的小学生古诗文大会暨古诗文“桂冠少年”初选,上万名同学参加古诗文书画大会作品征集、评比。
通过现场必答题、抢答题、问答题和飞花令的形式,来自宝山区实验小学的陈驭希和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张笑然从十名“桂冠少年”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五年级组金奖桂冠少年的称号。
“为什么古诗文大会叫大会,而不是大赛?”本届大会评委、华师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方笑一给现场的学生提了个问题,并给出自己的解读,“因为举办二十一年来,古诗文大会始终坚持的是‘以诗会友’‘以文会友’,而不是简单地通过比赛争个高低,比个上下”。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